教务处
通知公告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首页 > 教学信息 > 通知公告 > 正文
【本科教学巡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驶入“信息高速公路”(四)
发布时间:2018-04-10     作者:   点击:  分享到:

西北工业大学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倡导互联网思维,以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推行通识教育基础上有特色的专业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贯穿本科生教育全过程。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推行多样化的培养模式、研究型的教学模式和以生为本的管理模式改革,重点实施教学名师引领计划、课程质量提升计划、创新创业翱翔计划和个性化人才培养计划,力争在通识教育、个性化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开放合作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突破。

多样化的培养模式。重构本科生培养方案,将总学分从210学分压缩到170学分。从2014级本科生开始,全面实施完全学分制。推行个性化人才培养计划,针对学生的不同特质,引导学生按照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规划,自主选择课程和专业。学生可在全校范围内自主选课,形成个人定制的学习计划,修读课程门次逐年提升。学生自主选课从2014年的4万门次提高到2017年的26万门次。从2016年起,学校放开了不同学科、不同学制的学生转专业,2016年和2017年分别有197名和237名学生顺利完成转专业。

研究型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名师引领计划,加强教学名师、教学骨干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和教学骨干的引领作用,组织教师广泛开展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的研究,积极培育优秀教学团队和人才梯队,全面提升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实施课程质量提升计划,以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为先导,以丰富教学内容为目标,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与考评体系的改革,完善核心课程体系,建设一批优质特色课程。学校出台了《西北工业大学本科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方案(试行)》《西北工业大学本科生经典研读课程建设规范与管理办法(试行)》等7个管理文件,实现制度化、体系化、规范化的课程建设。

以生为本的管理模式。学校不断完善本科教学管理体制,实施了完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满足了学生多元化成长成才的需求,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学校建立了新的教务管理系统,实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学业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

学校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深入推进教育资源和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在招生管理、课程管理、实践教学、质量评估、教室建设以及决策支持等领域对本科教学管理系统进行延伸和扩展,推进实践教学管理平台、互联网教学示范区建设,构建完善的本科教学信息化服务体系。

教务管理系统共有43个模块、242个业务功能点,支持学籍管理、课程管理、培养方案管理、学生选课、考试安排、毕业审核、实践教学管理等功能,实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学业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支撑个性化培养过程和学业进程管理(见图1)

1 学生学业全过程信息管理示意图

20153月上线以来,共33096名用户使用,运行高效平稳。教学组织周期从原有的16周减少为7周,参与排课排考工作的人员从20多人精简为2人。实现了考试安排的信息化管理,并通过教学任务与考试安排联动,提前确定考试时间,避免考试安排与课程教学的冲突,排考时间从21天缩短至9天,实现了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

招生信息化系统包括招生数据处理系统、生源质量综合评价系统以及招生微主页等(见图2)。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招生,并结合近年来各地生源和毕业生就业情况,对各地区人才需求进行分析、预测,进行年度招生专业结构、区域结构的调整,提高招生计划制定的科学性、招生宣传的受益面和招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例如,微主页2016年上线以来,考生及家长已累计访问微主页达22万余次,2017年填报志愿期间进入微主页进行意向考生登记的人数达到8436名,其中1307人最终被录取,占录取学生的36.43%。该平台极大地提升了招生宣传效果,为精准化招生奠定了基础。

2 招生信息化系统结构

(审稿:乔彩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