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国家级赛事,以仿真服务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提升仿真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旨在将仿真行业发展需求融入教学过程,促进仿真技术应用方向的校企共建,提升新技术应用与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助力我国仿真产业快速发展。2025年大赛主要设置智能装备仿真、仿真教学、医学仿真、仿真创新设计、化工仿真创新应用、数字建模与智能决策等赛道。其中化学化工仿真创新应用赛道材料工程仿真创新方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材料工程领域前沿问题,发掘材料工程仿真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促进仿真技术与材料工程的深度融合,促进材料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升级,促进材料工程学科和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为进一步推进总师育人文化走深走实,加强“总师型”人才培养工作,激发师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同时做好我校今年参赛组织工作,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校内组织单位
材料学院大学生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实践基地。
二、参赛作品及要求
参赛作品必须以材料工程仿真设计与分析为主,面向国家需求和学科前沿问题,综合运用所学设计和分析原理与方法,注重作品原理、功能、结构、方法上的创新性。
参赛作品限定从以下两个方面选择:
1、材料设计与制备
面向材料工程领域对高性能、轻量化、功能化、绿色化、低成本材料发展的重大需求,结合利用集成计算材料工程、高通量计算等方法,揭示材料化学成分-制备工艺-组织结构-力学性能之间的内在关联,基于仿真分析实现新材料的创新设计,发展和完善材料制备方法,为结构/功能新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
2、材料成形与服役
面向国家重大装备和高新技术领域对高性能、轻量化、极端尺寸、整体化、服役环境极端化等零部件制造与服役的重大需求,结合大数据、数字孪生、机器学习等方法,发展和创新零部件铸造、塑性成形、焊接、增材制造等成形过程以及多种服役环境下的宏微观仿真分析技术,阐明多能场、多尺度全流程的成形和服役性能演变规律,发展材料成形过程和服役过程的精确预测和调控方法,为典型零部件的高质量成形和服役寿命预测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
三、参赛对象
1.参赛对象为我校的在读大学生。
2.学生可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每队参赛人数不超过5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名,按照参赛学生的最高学历划分组别。
3.所有参赛成员及指导教师需登录大赛官网进行注册报名(www.siac.net.cn)。
四、大赛赛制
大赛采用初赛、省赛区决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在全国按照省级行政区划分为若干赛区,参赛选手根据单位所在省份参加初赛及省赛区决赛,通过选拔后进入全国总决赛。
(一)报名
报名时间:10月15日前
参赛人员登录大赛官网进行报名,同时及时加入2025全国仿真大赛QQ群(群号:624157974),后续培训、赛事安排等相关事宜将在群内通知。
(二)初赛
时间:10月中下旬
初赛采取网络评审形式。
(三)省赛区决赛
时间:10月下旬
省赛区决赛采用网络评审或现场评审两种形式,由各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四)全国总决赛
时间:11月
具体时间、地点将另行通知,请各参赛人员和团队及时关注大赛官网和微信公众号(仿真创新应用大赛)。
五、校内赛事报名与咨询
有意参赛的教师和学生请自行按比赛要求组队报名参赛,上传参赛作品和报名材料;报名完成后请各参赛队将参赛队员、指导教师、作品发送至邮箱lihong86@nwpu.edu.cn。赛事详情请关注大赛官网。
院内赛事联系人:李老师(13991217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