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本科生参与科研是实现科研资源与本科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充分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学校现启动“高峰领航计划”,同时启动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项目”)立项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简介
(一)高峰领航计划
该计划以课题立项方式开展。学校面向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国家级科研项目负责人等,广泛征集适合本科生参与的研究课题(项目),并面向全校学生公布所征集课题的项目背景、研究内容、招生要求等信息,通过课题负责人、报名学生“双向选择”方式,确定立项课题。
此次立项的“高峰领航计划”课题将同步确定为2025年大创项目的拟立项项目选题范围。
(二)大创项目
1.项目分类
大创项目类型上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与创业实践项目三类;类别上分为一般项目和重点支持领域项目两类。重点支持领域项目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鼓励引导大学生围绕基础学科以及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关键领域开展创新实践,设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重点支持领域项目。
2.项目类型
创新训练项目: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创业训练项目: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角色,完成商业计划书编制、可行性研究、企业模拟运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创业实践项目: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等成果,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二、工作流程
(一)“高峰领航计划”课题征集
1.课题征集
(1)教师从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中,提炼出适合本科生开展的研究课题,征集的课题相关内容不得涉密,课题由教师所在学院进行审核。2024年未立项或未双选成功的“高峰领航计划”课题可结合学生群体变化调整课题研究内容再次申报。(登录翱翔门户-翱翔教务-公共服务-“高峰领航计划课题申报”,具体操作见附件1)
(2)鼓励教师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拟定研究课题,原则上工科类学院不少于10项,基础类和文科类学院不少于5项。
2.课题发布:教务部面向全校发布所征集到的项目选题(含课题的研究背景、拟研究内容、学生专业要求等)。
(二)大创项目立项
1.申报条件
(1)项目负责人及项目团队成员须为全日制在读学生,且毕业时间不得超过项目结题时间。创新训练、创业训练项目负责人及团队成员仅限本科生,创业实践项目负责人及团队成员要求以本科生为主。
(2)每位学生申报项目与在研项目合计不超两项且只能同时负责一个项目,同一学年只能申报一个项目。
(3)每位学生限报一个项目,不得在不同项目之间交叉申报。
(4)满足课题负责教师提出的相关要求。
2.申报流程
(1)师生双选: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研究兴趣,自行与科研课题负责教师联系申报。每位学生限报一个项目。课题负责教师可自行决定采用考试、答辩、面试等方式进行招生。每个课题可招收3-5名学生。
(2)提交系统:拟申报大创项目负责人须在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后,登录“西北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综合服务平台”(操作见附件2),在教师指导下填写并提交立项申报书。
(3)组织评审:创新训练项目由各教学单位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推荐,其中,“重点支持领域项目”每个教学单位最多推荐1个。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由团委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各单位须在评审完成后,将公示无异议的结果及排序上报(含2024年本科生萌创立项项目)。教务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公示和立项。
3.有关说明
(1)本年大创项目选题,须来自于“高峰领航计划”所征集公布的课题。
(2)按照《关于开展“高峰领航计划”暨2024年本科生萌创项目立项工作的通知》要求,萌创项目立项成功后,由项目所在单位根据项目研究进展情况,在萌创项目中优先推荐为202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或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拟转为大创项目的萌创项目,按照项目所在学院要求执行)。
(3)为了统筹推进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师生双选成功的大创项目申报项目,须由项目负责学生在2025年“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s://cy.ncss.cn)报名注册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三、工作安排
1.课题征集:4月30日前,教师登录“翱翔教务”提交课题,各教学单位审核并提交。
2.师生双选:5月6日-5月15日,教务部组织专家对课题进行评审并发布,学生与教师进行双选。双选成功的学生请及时登录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综合服务平台”填写并提交立项申报书。
3.学院评审:项目负责人根据学院要求完成系统填报等各项工作,学院进行评审、公示后于5月28日前在系统提交。
4.学校评审:学校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公示和立项。
四、联系方式
联 系 人:王霜玥 王青青
联系电话:029-88430589
各单位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项目类型 | 单位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创新训练项目 | 航空学院 | 吴青青 | 88493672 |
航天学院 | 李伟 | 88495681 | |
航海学院 | 张守旭 | 88494971 | |
材料学院 | 胡梦奇 | 88491297 | |
机电学院 | 王夏青 | 88491445 | |
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 庞安琳 | 88431006 | |
动力与能源学院 | 梁红侠 | 88431113 | |
电子信息学院 | 王秋霞 | 88431207 | |
自动化学院 | 杨海燕 | 88431392 | |
计算机学院 | 张静 | 88431521 |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程姣姣 | 88431697 |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李转 | 88430776 |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杨阳 | 88431657 | |
管理学院 | 李佳贤 | 88431783 | |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 靖文萍 | 88431908 | |
软件学院 | 王越辉 | 88431594 | |
外国语学院 | 陈晨 | 88430907 | |
微电子学院 | 唐梦雨 | 88430774 |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李桐 | 88495027 88430764 | |
民航学院 | 戴维 | 15829551932 | |
教育实验学院 | 宁豆豆 | 88430278 | |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 | 丁静 | 88431982 | |
生命学院 | 陈欢 | 88430231 | |
生态环境学院 | 杨建红 | 88430089 | |
教务部(工程实践训练中心) | 李方舟 | 13679117617 | |
柔性电子研究院 | 曲林 | 88431960 | |
创业训练项目 | 团委 | 王婉莹 | 88430687 |
创业实践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