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教材管理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首页 > 教学信息 > 教材管理 > 正文
关于开展2022年度校级规划教材认定暨 2023年度本科专业建设项目计划报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2-01     作者:   点击:  分享到:

各教学单位:

为贯彻落实《西北工业大学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校教字〔2020〕341号),以一流专业建设为目标、以一流课程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课程和教材建设提质增量,学校拟开展2022年度校级规划教材认定暨2023年度本科专业建设项目计划报送工作。2023年度学校继续采用“学校主导,学院主建”“建设与认定相衔接”的立项模式,持续推进放管服、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学院在本科教学建设中的主体责任。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22年度校级规划教材认定

(一)认定范围

1.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我校教师任第一主编出版和修订再版的教材。

2.旧版曾获批省部级及以上规划教材和优秀教材,现修订再版的教材,以及现在获批省部级及以上的规划教材和优秀教材,学校直接认定。

(二)工作要求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校级规划教材建设的重要意义,结合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统筹考虑课程选用教材情况,加强优秀教材、经典教材建设与传承,持续推进教材建设与认定,鼓励系列化教材建设,鼓励与国防军工院所合作共建教材,鼓励新形态和数字化教材建设。

(三)工作程序

1.各单位教材工作小组对本单位参加认定的教材进行全面审核,严把政治关、学术关。政治把关要重点审核教材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学术把关要重点审核教材的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审核通过后将院级推荐结果报送至教务处。

2.学校成立校级规划教材认定专家小组,对各单位推荐的教材进行评审,通过评审且公示无异议后认定为校级规划教材。

(四)材料提交

1.申请认定教材

主编须向单位提交以下材料:1)正式出版的教材1本;2)《校级规划教材认定申报书》(附件1)1份。

单位党委(党支部)书记在《校级规划教材认定申报书》签署单位意见;单位汇总后填写《校级规划教材认定暨教材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5)。所有申报材料的纸质版和电子版于20232281700提交至教务处教材办公室。

2.学校直接认定教材

主编不必提供上述材料,单位须填写《校级规划教材认定暨教材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并备注规划立项或获奖情况。

二、2023年度课程建设项目立项申报

(一)立项原则

对标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遵循“创新性、高阶性、挑战度”的要求,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建设,积极探索教学模式改革,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现代化,以扩大校级课程建设数量,提升课程建设质量,夯实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供给为原则,不断加强院-校-省-国家级课程培育,强化校级课程的示范引领与推广应用。

(二)申报说明

各教学单位根据本单位课程建设总体规划,研究确定本年度拟建设项目计划。2023年校级课程建设类型分为六类,分别是公共基础课程、文美通识课程、学科专业培育课程、专业综合设计类课程、高阶项目式课程、高水平示范课程。建设形式分为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五种形式。鼓励建设全英文、民族生、创新创业、实验核心等紧缺优质课程项目。立项分为公开申报类和委托培育类。具体建设类型与课程类别如下。

1.公共基础课程。该类课程旨在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有效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升课程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效果,促进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满足学生多样性和专业化学习需求,建立起适应不同学科专业、不同个性化需求的分层级教学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对于该类课程,允许教学团队开展不同方向的资源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须在以往项目基础上进行创新、凸显课程特色。支持立项课程类别包含通识课程中的思想政治理论类(含国情教育类课程)、军事类、体育与健康类、审美与艺术类、语言类、数学与自然科学类、新生研讨类、信息类、安全教育类,优先支持建设“量大面广”的课程。

2.文美通识课程。该类课程旨在提高学生思想和道德文明素质、艺术文化和科学素养、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领军人才,并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学校鼓励课程负责人牵头组建跨校混合式教学团队,鼓励学科交叉融合,鼓励邀请校外高水平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支持立项课程类别包含通识课程中的创新创业类、文明与经典类、管理与领导力类、全球视野类、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类、写作与沟通类。

3.学科专业培育课程。该类课程旨在鼓励项目负责人组建高层次、宽视野、跨学科、跨学校的课程教学团队,强化多维协同,深化科教、产教融合、学科交叉融合,邀请校外高水平教师和研究人员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支持立项课程类别包含学科专业课程中的大类平台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实训,优先支持学科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培育建设。

4.专业综合设计类课程。该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通过“做中学”的教学模式,设置每门不低于5学分、且实践学时大于理论学时、集“理论+设计+制作+测试”等教学环节为一体的学科专业课程,至少覆盖3门及以上学科专业课程,且向高年级优秀学生开放。此类课程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探索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切实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与实践能力。支持立项课程类别以学科专业课程中的专业方向课程为主。

5.高阶项目式课程。该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与协同能力,紧密对接创新链与产业链,大力促进学科交叉与跨界整合的育人实践,以作品开发为引导,采用主动式学习型课程模式,驱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协同研究解决问题。开发的作品应能体现学科或跨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反映学科专家的真实实践行为,可以是实物模型、虚拟模型、研究报告、影音视频以及其他体现课程核心理论技术的表征。支持立项课程类别覆盖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个性发展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四大课程模块中的各课程类别。

6.高水平示范课程。该类课程旨在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支持建设已认定的各级一流本科课程,强化课程的示范引领,持续更新内容、增加案例、探索改革,课程设计须突出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鼓励在教学内容上加强知识的交叉与融合。本课程支持立项课程类别覆盖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个性发展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四大课程模块中的各课程类别,优先支持已认定且近三年未立项过的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三)建设要求

课程建设应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对标一流本科课程内涵与要求,坚持以学科特色和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引领,鼓励体现交叉融合、融会贯通。课程建设周期为1-2年。要求各项目完成建设并符合学校一流课程认定条件后,参加学校组织的一流课程认定。新开设课程建设须于一年内完成课程建设并面向本科生开课,原则上完成两个教学周期后方可参加一流课程认定。建设课程须在完成一个教学周期后主动申请开展课程评估。

(四)经费支持与使用

线上课程5-15万/门,线下课程2-15万/门,线上线下混合式2-15万/门,社会实践课程2-10万/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15-20万/门。

对于各类课程建设支持经费将根据学校经费总体规划和总体申报数量、质量进行部分调整。本项目的经费使用应严格遵守国家及学校相关经费管理规定,严格遵守经费的执行进度要求,在申报时应做好项目执行计划及安排。各教学单位项目的执行进度情况将作为下一年度经费分配的依据。

(五)材料提交

1.项目负责人填报并提交申报书

请各教学单位做好课程建设顶层规划,认真研究本年度建设计划,组织各项目负责人参照《西北工业大学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见附件2)认真填写申报书,由项目负责人于2023224日前登录西北工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管理评审服务平台(http://nwpu.kypt.chaoxing.com)填写申报书,所提交材料不能涉及保密内容。【操作步骤】登录网站—使用翱翔门户账号密码登录系统—进入工作台—在线申报—“2023年校级课程建设项目立项申报”。

2.教学单位审核

各项目负责人提交申报书后,由项目建设单位教学秘书老师按材料提交要求进行线上审核,审核通过后由教学副院长负责审批。项目审批需在2023227日前完成。【操作步骤】登录网站—使用翱翔门户账号密码登录系统—进入工作台—项目评审—“2023年校级课程建设项目立项申报”。

3.教学单位提交汇总表

各教学单位完成线上审批后,需填写《西北工业大学2023年课程建设申报汇总表》(见附件4),经单位教学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后,于20232281700将汇总表PDF格式电子版与word版文件通过在线填报(https://f.wps.cn/w/C5FPfw70/)报送至教务处,汇总表信息与系统填报信息须保持一致。

三、2023年度教材建设项目立项申报

(一)立项原则

1.教材第一主编必须是西北工业大学在职或退休教师,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2.教材须聚焦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新理念、新要求,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科学设计并更新知识体系,体现创新性和学科特色,富有启发性,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及创新潜能。

3.本年度立项的教材原则上须在2023年12月31前出版。

4.获批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教育部各教指委规划或推荐教材,之前未获学校资助建设的本次自动立项,不参加评审,主编不需要填写申报书。

(二)教材类型与申报条件

本年度建设教材类型分为新形态教材、纸质教材、数字课程、国外优秀翻译教材。

(1)新形态教材。该类教材围绕教学综合改革和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支持在线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与教材资源有机融合,纸质教材及配套电子资源深度融合。

(2)纸质教材。该类教材配合最新培养方案的执行实施,结合学科与专业内涵建设,科学设计并更新知识课程体系,新编或修订适应学生系统学习的纸质教材。

(3)数字课程。该类教材需依托已建设上线并获评省部级及以上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一流线上课程申报,包括教学视频、演示文档、重点难点详解、习题、参考文献等学习资源。

(4)国外优秀翻译教材。该类教材需与领域内优秀出版社合作,引进、翻译并出版国外优秀教材。

(三)工作程序

1.各单位教材工作小组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审核,对教材编者进行政审,对申报教材的专业性和思想性进行审核把关。根据申报情况可以组织预评选,并将推荐名单和相关材料提交教务处。

2.学校成立校级教材建设立项评审小组,对各单位推荐的教材进行评审,通过评审且公示无异议后确定为2023年度校级立项教材。

(四)经费支持与使用

1.新形态教材8万/部、纸质教材6万/部、数字课程5万/部、国外优秀翻译教材6万/部。

2.系列教材、国防院所共建教材、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等在项目类别基础上,增加1万/部的建设经费,不重复增加,最高额度9万/部。

项目经费使用应严格遵守国家及学校相关经费管理规定,严格遵守经费的执行进度要求,在申报时应做好项目执行计划及安排。各学院项目的执行进度情况将作为下一年度经费分配的依据。

(五)材料提交

1.申请立项教材

教材主编如实填写《校级教材建设立项申报书》(附件3),提交至所在单位。单位党委(党支部)书记在《校级教材建设立项申报书》签署单位意见。审核通过后,填写《校级规划教材认定暨教材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5)。所有申报材料的纸质版和电子版于20232281700提交至教务处教材办公室。

2.学校直接支持教材

主编不必提供上述材料,单位须填写《校级规划教材认定暨教材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并备注规划立项或推荐情况。

四、联系人及电话

课    程:于世伟、韩寅奔,88430588,13186117876

联系邮箱:shiweiyu@nwpu.edu.cn

联系地址:长安校区启真楼327室


教    材:仇梦一、栾义春,88430575,18066704096

联系邮箱:jiaocaijianshe@nwpu.edu.cn

联系地址:长安校区启真楼32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