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新闻动态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首页 > 教学信息 > 新闻动态 > 正文
学校组织召开“课程思政”交流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0-04-11     作者:   点击:  分享到:

48日上午,学校组织召开“课程思政”在线交流研讨会。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电子信息学院、42019年度“课程思政”示范课主讲教师及学校180余名教师参加交流分享,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海兰,校长助理杨益新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王克勤主持。

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全家悦结合学校2020年思政工作要点,介绍了学校思政工作总体情况,强调一是加强理论宣讲,吸纳更多老师加入校内理论研究队伍,二是围绕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和“十育人”体系下功夫,三是加强课程育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强化课程思政,四是讲好疫情防控中国故事,加强典型宣传,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提高育人能力。

教务处副处长王克勤对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情况进行了汇报,主要从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及学校贯彻落实情况、专业思政、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强调以后将继续组织开展课程思政相关的示范交流会,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推广作用。

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周巍从学院层面交流了电子信息学院关于课程思政的总体设计和推进建设情况,详细介绍了学院的“1+5+X”价值塑造模式及“搭平台、树典型、分层级、广辐射”的课程思政工作思路及具体做法,为校内各教学单位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提供了借鉴。

材料学院王永欣以“课程思政在‘材料科学基础’中的探索”为题,从课程思政的理解和课程思政探索两个方面进行了交流分享。他认为,教师的敬畏之心是教师的第一师德,师德是为师者的灵魂,师德是教师的职业操守。强调教师有了敬畏课堂之心,才有资格教育学生敬畏课堂、尊重学习、尊重知识。以《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建设历程为例,交流了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到课程建设中、将思政育人在授课过程中做到润物无声。

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张娟以“结合理论力学浅谈课程思政建设”为题分享了经验和观点,张娟老师的实践经验是,在理论力学课堂教学中从讲力学家的故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用力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和能力,将传统课堂、雨课堂、翻转课堂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课程思政的源泉,通过这些实践践行理论力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数学与统计学院潘璐璐作了题为“数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思考与实践”的交流报告,她从课程思政的发展历程和课程思政三个层次的思考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分享,并着重就“身正为范,立德树人(充分条件)”、“良师益友,身教言传(充分条件)”、“找准触点,润物无声(必要条件)”三个层次讲解了如何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发掘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与教学有机融合的过程。

艺术教育中心孙小迪从审美与艺术类课程的角度,分享了《艺术导论》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交流,她从思政教育目标、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案例分析、互动与交流四个方面展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1+8+X+N美育课程体系,以“艺术的特征”部分教学内容案例演示了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教学过程的做法。

校长助理杨益新结合人才培养大讨论的继续开展,提出将把课程思政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希望广大教师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希望各学院积极统筹规划,从学院层面全力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持续加强一流课程建设,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海兰对交流会进行了充分肯定,并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理解“课程思政”,各职能部门和各学院、教师都需要深刻理解认识“课程思政”。二是要设计“课程思政”,各部门要将思政育人措施落实落细,每位教师要结合课程特点,针对每门课、每个教学环节挖掘思政育人元素,优化设计“课程思政”。三是要践行“课程思政”,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做“四有”好老师,通过自己言行,在教学、科研、学术责任、师德师风等方面对学生起带头作用。

学校始终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在学生的“价值塑造”方面持续下大力气。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9]47 号)等文件精神,学校制定了《西北工业大学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实施意见(试行)》(教字[2018]13号),全力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在《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2019版)》(校教字[2019]267号)要求所有培养方案必须融入思政育人元素,提出大类/专业的思政育人资源和具体举措;开展所有类别课程大纲的修订和审核工作,要求必须明确思政育人;持续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鼓励教师持续深度挖掘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资源并加以应用。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工作,推进更多示范课的交流分享,在全校范围营造更加浓厚的课程思政氛围,发挥更强的课程育人功能。

(文稿:刘晗,审核:王克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