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通知公告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首页 > 教学信息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开展2025年第三批“高峰领航计划”暨本科生萌创项目立项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11-10     点击:  

各学院:

本科生参与科研是实现科研资源与本科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充分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主要手段。为大力推动本科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组、早进科研团队、早进科研项目,更好地推进“总师型”人才培养,学校现启动2025年第三批“高峰领航计划”,同时启动2025年萌创项目立项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简介

(一)高峰领航计划

该计划课题立项方式开展。学校面向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国家级科研项目负责人等,广泛征集适合本科生参与的研究课题(项目),并面向全校公布所征集课题的项目背景、研究内容、招生要求等信息,通过课题负责人、报名学生“双向选择”方式,确定立项课题。

该计划每年拟分三批进行征集申报。第一批研究课题(项目征集工作于每年4月份开展,结合国家大学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选题立项工作一体推进;第二批研究课题(项目征集工作于每年9月份开展,结合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工作一体推进;第三批研究课题(项目征集工作于每年11月份开展,结合本科生萌创项目选题立项工作一体推进

此次立项的“高峰领航计划”课题将同步确定为2025本科“萌创项目”的立项课题。

(二)萌创项目

该项目主要面向一年级、二年级本科生设立,项目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的原则,重点支持思路新颖、目标明确、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的项目。

按照学校本科生“做中悟训练体系萌创项目是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计划”)、各类学科竞赛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储备项目。学校将根据项目研究进展情况,择优推荐为2026年国家级或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萌创项目转化为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后的项目实施相关保障将按照《西北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办转字〔2020〕9号)要求执行。

二、工作流程

(一)“高峰领航计划”课题征集

1.课题征集:教师从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中,提炼出适合本科生开展的研究课题征集的课题相关内容不得涉密,课题由教师所在学院进行审核。2025上半年未双选成功的“高峰领航计划”课题可结合学生群体变化调整课题研究内容再次申报。(登录翱翔门户-翱翔教务-公共服务-高峰领航计划课题申报,具体操作见附件1

2.课题发布:教务部面向全校发布所征集到的项目选题(含课题的研究背景、拟研究内容、学生专业要求等)。

(二)萌创项目立项

1.申报条件

(1)我校2024、2025级在读本科生(已主持承担大学生创新训练目的学生不在此次申报范围)。

2每位学生限报一个项目,不得在不同项目之间交叉申报。

3)满足课题负责教师提出的相关要求

2.申报流程

(1)师生双选: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研究兴趣,自行与科研课题负责教师联系申报。每位学生限报一个项目。课题负责教师可自行决定采用考试、答辩、试等方式进行招生。每个课题可招收3-5名学生。

2提交系统:课题学生团队负责人登录西北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综合服务平台(操作见附件2),教师指导下填写并提交立项申报书项目归属单位完成立项审核并提交(排序推荐)。

3)组织评审:学校组织专家组,对申报书进行评审,公示后立项。

3.有关说明

所立项的萌创项目选题,须来自于“高峰领航计划”所征集公布的课题选题。

三、工作安排

(一)课题征集:1120日前,教师登录“翱翔教务”提交课题,各教学单位审核并提交。

(二)师生双选:1121-1130日,学生与教师进行双选。双选成功的学生及时登录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综合服务平台”填写立项申报书

(三)系统提交:12月10日前,各学院在系统完成立项审核并提交

(四)12学校组织评审、公示后立项

四、其他

(一)高峰领航计划作为学校科研资源支撑、反哺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入选高峰领航计划课题将作为学校各类教学奖项、教学项目申报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结题等的重要支撑。

(二)项目指导教师负责组织协调项目组认真执行学校的有关管理规定,按期保质保量完成项目的各项任务。根据实际情况,结题验收采用函评或现场答辩方式进行。

五、联系方式

联 系 人:王霜玥  王青青

联系电话:029-88430589

联系邮箱:wangshuangyue@nwpu.edu.cn

各单位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单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航空学院

吴青青

88493672

航天学院

李伟

88495681

航海学院

张守旭

88494971

材料学院

胡梦奇

88491297

机电学院

王夏青

88491445

力学与交通运载工程学院

庞安琳

88431006

动力与能源学院

梁红侠

88431113

电子信息学院

王秋霞

88431207

自动化学院

杨海燕

88431392

计算机学院

张静

88431521

数学与统计学院

王晓迪

88431697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李转

88430776

化学与化工学院

杨阳

88431657

管理学院

李佳贤

88431783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靖文萍

88431908

软件学院

王越辉

88431594

外国语学院

88430907

微电子学院

唐梦雨

88430774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李桐

88495027

88430764

民航学院

戴维

15829551932

教育实验学院

宁豆豆

88430278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

丁静

88431982

莫航学院

熊怡

88431632

生命学院

陈欢

88430231

生态环境学院

杨建红

88430089

教务部(工程实践训练中心)

李方舟

13679117617

柔性电子研究院

屈林

88431960

(文字:王霜玥、王青青;审核:张学良)